MVCAT
电影常识电影杂谈音乐知识音乐杂谈
© 关于

德国表现主义电影 · 表现主义电影是二十世纪一、二十年代在德国出现的把文学、戏剧和绘画上的表现主义原则运用于电影创作的电影流派。表现主义电影用荒诞离奇的手法,曲折而准确地反映出一次世界大战给德国人民带来的

<em>《卡里加里博士》</em>剧照《卡里加里博士》剧照

表现主义电影是二十世纪一、二十年代在德国出现的把文学、戏剧和绘画上的表现主义原则运用于电影创作的电影流派。表现主义电影用荒诞离奇的手法,曲折而准确地反映出一次世界大战给德国人民带来的极度恐慌和惶惑的心情,银幕上呈现的是高度夸张、变形、主观化的世界。

1表现主义

在表现主义电影中,与人物形象相关的表现性往往延伸到场面调度的每一个层面,风格化的平面使不同的元素在场面调度中显得协调统一,扭曲和夸张手法在这里得到最普遍的运用。

总体特点:很深的哲学内涵;第一次把电影对社会的影响表现出来;扭曲、疯狂的影像;自由意识的迷茫;权威意识的反抗;造型尖锐、情感丰富;悲观主义;很高的艺术成就。

代表作品是:弗里茨·朗格的《疲倦的死》、《大都会》、《马布斯博士》;罗伯特·维内的《卡里加里博士》一起夸张变形的物体视像,奇特怪诞的服装化装以及扭曲变态、疯狂狷急、残忍无情的人物心理,开辟了表现主义电影的先河;克拉考尔的《从卡里加里到希特勒》;茂瑙的《浮士德》、《最卑贱的人》。

2特征

(1)强调艺术是抒发个人情感,表现自我的工具,主张以夸张的甚至是怪诞的形式去表现艺术家的内心世界;

(2)重视艺术效果,着力挖掘电影特性和电影表现手法,并在布景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就;

(3)手绘画影响颇深,重视写意,不求形似,强调艺术的假定性;(4)包含浓烈的悲观主义色彩,在表现人生悲剧、残酷等方面具有强烈的讽喻性。

「来源: 1905电影网 2025/05/06」

同类推荐

电影理论

电影理论 (FILM THEORY) ,是电影学的一个分支,研究电影创作的本质、基本原理及一般和局部规律。它对电影的意...

电影是什么

电影,亦称映画。是由活动照相术和幻灯放映术结合发展起来的一种连续画面。是一门可以容纳悲喜剧与文学戏剧、摄...

意识流电影

意识流电影指受“意识流”小说影响,要求在银幕上着重表现人的非理性的、潜意识的、直觉活动的电影。意识流剖析人...

健康写实主义

健康写实主义是指1963年由李行导演开启的一股台湾电影潮流,他导演的《蚵女》、《养鸭人家》等片被称为“健康写实...

新浪潮电影

新浪潮电影产生于1958年的法国。当时安德烈·巴赞(Andre Bazin)主编的《电影手册》聚集了一批青年编辑人员,如克...

真实电影

真实电影 (Cinéma vérité),为1960年代法国发起之一派根源于纪录片的写实主义电影类型。Cinéma vérité意为“真...

Dogma95

1995年成立于哥本哈根的一个丹麦电影导演小组,成员大多为毕业于丹麦国立电影学院的年轻导演,如该组织的主要...

台湾新电影

台湾新电影指20世纪80年代台湾青年电影艺术家的电影革新运动,是台湾战后一代新的文化精神的形象体现。台湾新...

第三电影

第三电影(Third Cinema)泛指第三世界电影工作者所制作的反帝、反殖民与反种族歧视、反剥削压迫等主题的电影。...

香港电影新浪潮

香港电影新浪潮是1970年代末至1980年代初(一般认为是1979年—1983年期间)香港电影的一个潮流,参与者多是在外...

巴西新电影

巴西新电影 (Cinema Novo)指巴西在1960年代兴起的新电影运动,特色是以低成本的方式,创造有地方色彩的电影文...

新现实主义电影

新现实主义电影反法西斯抵抗运动的产物,它反映了进步的电影工作者致力于民主改革的要求。新现实主义电影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