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VCAT
电影常识电影杂谈音乐知识音乐杂谈
© 关于

泰囧为何能够成功 · 身为《泰囧》的导演兼主演,徐峥认为《泰囧》的成功首先要感谢《人在囧途》通过互联网长时间的发酵积累下来的人气,这样在进行宣传和营销的时候,能让观众感受到口碑的延续。其次,该片类型明确。

<em>《人再囧途之泰囧》</em>台湾版海报《人再囧途之泰囧》台湾版海报

光线影业宣传部总监李海鹏告诉《广告主》,“最开始我们对《泰囧》的票房预估是3-4亿,也是按照这个标准进行宣发的。”然而,《泰囧》的票房如同发射出的火箭一般,直冲云霄。上映不到1个月,《泰囧》的累计票房已经达到了11.24亿,观影人次破3200万,这就是这部投资仅3000万的电影创造的疯狂纪录。

  导演徐峥也表示电影票房好得“有点过分了”,他只是想拍一部正常的电影,期待它有一个正常的结果,可现在是超出正常了。“我真是没有想到观众的饥饿度会爆发成这个样子。”

  定位明确的类型片

  身为《泰囧》的导演兼主演,徐峥认为《泰囧》的成功首先要感谢《人在囧途》通过互联网长时间的发酵积累下来的人气,这样在进行宣传和营销的时候,能让观众感受到口碑的延续。其次,该片类型明确。现实主义题材的喜剧,观众在很长时间内都没有看到了,严格按照标准的商业化模式来操作的片子更少,而《泰囧》恰好是这样的题材和叙事模式,这让观众有一点久违的亲切感和新鲜感。

  徐铮认为,好的喜剧一定要有一个好的故事和一个通俗的主题,这样才能获得大多数人的认可,具有更高的商业价值,但是又不能过于通俗从而让人觉得肤浅,所以分寸把握要恰到好处,同时还要有一些情怀和个性在里面,做到雅俗共赏。

  李海鹏也表示,《泰囧》是一部合格的类型片。“从一开始我们对电影就有很清晰和明确的定位,一以贯之围绕喜剧片的既定规则进行规划、拍摄等,遵循一个类型片该做的事。无论是在剧本阶段还是拍摄和后期阶段,我们都将观众的感受放在第一位,不希望与观众有任何隔阂。如果说,《泰囧》在某种程度上成功了,也是类型片的胜利,是满足观众所需的胜利。”

  其次,李海鹏表示,《泰囧》是一部接地气儿的作品。如同2011年的票房黑马《失恋33天》,这二者的共同点是都是观众喜欢的,具有普世价值的。它们宣扬的都是简单易懂、但却积极向上的道理,比如《泰囧》里面既有小人物实现梦想的过程,也有中年男人回归传统家庭的经历,这些都是很多人真实生活的写照,电影在某处程度上会让他们觉醒,给他们带来希望。

  宣发成本占一半

  《泰囧》的拍摄成本是3000万,宣发费用也用了3000万,核算下来,影片成本与宣发几乎平分秋色。李海鹏表示,这在国内电影宣发中属于占比比较高的,但是从整个国际电影市场来看,也属于正常的范畴。因为很多好莱坞大片的营销费用都占到整个电影成本的50%-60%。

  毋庸置疑,好的宣传对于一部电影的成功至关重要,这个经验有很多电影可以做例证。比如去年的票房黑马《失恋33天》,正是之前在微博上就光棍节这个话题的营销造势,才吸引了众多网友的竞相追捧;还比如暑期档上映的《敢死队2》,借助“英雄主义”的话题在电影上映前后做足了文章。宣传自然是电影获得票房的重要助推力,但影片的质量依然是电影宣传的基石,“宣传会让烂片死得更快”,李海鹏毫不讳言。

  《泰囧》在宣传上与光线其他电影的主要区别有两点:第一,《泰囧》的营销计划做得很早,早在四五月份就着手讨论营销策略,上映前两个月,光线的营销计划就已经启动;其次,整个电影的宣传重点后移,放在电影上映后,这种临阵加大火力的方式取得了立竿见影的效果。

  巧妙的档期选择

  本来《泰囧》将档期选择在2012年12月21日,即传说中的世界末日这天。这天具有很好的话题点,但是却有很多影片扎堆上映。考虑到其他电影的投资成本,片方决定不硬碰硬,而是采用迂回的方式竞争,将档期提到2012年12月12日这一百年不遇的日子,打出了“开启贺岁档”的概念。“这一天是周三,是最不适合电影上映的日子,因为一般周三的票房会最低,然而我们还是决定为了双十二的概念试一下。”结果《泰囧》成功了,这一档期的选择使《泰囧》巧妙地落入一个喜剧片的空档。左右无敌手,从而横扫千军。

  互联网的巨大推力

  从预告片开始,“泰囧”的宣传就步步为营,花样翻新,高潮迭出。关注率一直名列前茅,热度不减话题不断,这都得益于互联网的巨大推力。

  除了常规的电影宣传片、海报等方式外,片方还与院线合作,由徐峥和王宝强担纲拍摄了一系列宣传片,开创电影宣传营销的新模式。这一系列被称为《观影须知》的预告片,辅以网友创作的爆笑病毒视频,在网络上疯狂转发。

  李海鹏透露,很多朋友问他,《泰囧》的社会化营销是谁做的。其实,他们谁都没有找,官博通常只有一个同事负责发布和维护,而跟《泰囧》相关的微博内容是所有同事一起想出来的,很多时候粉丝看到的微博都是他们在群里讨论出来的。

  《泰囧》在互联网、或者社交网络的成功很大程度上由于它符合互联网的传播特性,易于传播、易于互动。“快乐的东西谁都喜欢分享,而《泰囧》就是能给人带来快乐的电影”。而社交网络的崛起已在相当程度上改变了中国的电影市场,口碑的影响越来越大,以往的市场逻辑与游戏规则正在变化之中。网络可以让电影上映后在互联网上的传播呈几何级数增长,这也是光线将《泰囧》的宣传重点放在影片上映之后的原因。

  李海鹏在接受《广告主》杂志采访时表示,电影的营销应该像温水,不过冰也不过烫,这样不会刺激观众,引起不适。像温水一样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用一种观众喜欢且不被觉察的方式进入他们的心中。

  影片上映前,光线就在网上发布了《泰囧》系列物料,主演徐峥、黄渤等也多次发微博力荐。导演徐峥事无巨细,大到预告片的拍摄、制作、投放,小到每款海报的字体、字号、发布顺序等都要一一过问。此后该片还在PPTV、优酷等各大视频网站进行宣传造势。同时,剧组在不同城市举行免费试映会,精选试映观众,并在每场电影放映后与观众交流,形成了良好的口碑,并迅速在互联网上发酵,形成巨大的影响。

  覆盖全面的整合营销

  此次《泰囧》的成功不仅在于它打赢了互联网宣传的胜仗,在其他的领域,借用光线无孔不入的地面传播系统,《泰囧》也将整合营销做得滴水不漏。

  光线传媒(300251,股吧)董事长王长田曾在采访时表示,《泰囧》的宣传是光线发起的最广泛的一次营销。

  光线传媒的核心竞争力就是地面的传播网络,光线的很多制作节目都在各地方电视台以及公交、地铁、火车、飞机、学校等多个播放终端上播放。利用光线内部的资源共享优势,在《泰囧》上映前的两个月,在光线传媒的地铁、公交上的很多节目中都可以看到这部电影的信息,最大程度覆盖了这个城市的消费人群。

  除此之外,用户基础广泛的360电脑终端以及支付宝乃至全国各地的民生新闻都在对该片进行宣传,以期提高社交媒体之外用户的关注;除此之外,苏宁、国美的实体店里展示的电视机上都有《泰囧》宣传片的播放,真正做到了全面覆盖,滴水不漏。

  除了播放渠道,《泰囧》制作的宣传物料也相当丰富,包括30多款海报,多款预告片以及在网络上播出的病毒视频。李海鹏向记者透露,“病毒视频”在互联网的点击量超过2亿次,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这部影片的美誉度。

「来源: 1905电影网 2025/05/04」

同类推荐

市场规律下的奇葩 “爸爸去哪儿”赢的秘密

由热播电视真人秀改编的电影《爸爸去哪儿》自上映以来,票房与争议齐飞。截至发稿时,本片上映8天已经突破5亿票...

“烂片经济”背后营销攻略:卖俗卖丑成流行

宣传固然重要,但是影片的题材、 内容、制作等本身的品质更加重要。

电影营销:产业链的第四级

对于绝大多数电影观众而言,对一部电影的兴趣点源于对明星、类型、情节、特效等卖点的关注,很少有人会关心是谁...

艺术片需要市场化 营销不能照搬商业电影

《白日焰火》上映20天累计票房已经突破亿元大关,一举成为国产艺术电影史上最卖座影片。

中国商业电影营销:两个趋势 N个判断

2013年9月15日,在《本土电影的流行引爆术》主题活动上,曾操盘过《失恋33天》、《杜拉拉升职记》宣发的新丽传媒副总...

纵横电影圈30年 ——细数韩三平的功与过

有人统计过,在奥斯卡颁奖礼上,发行界大腕韦恩斯坦被感谢的次数要高于上帝。而在华表奖上,韩三平被感谢的次数...

解密五大电影营销公司:各司其职有专攻

从以小博大、创造票房神话的《失恋33天》、《泰囧》,到大制作、众星云集的《画皮2》、《一九四二》,如今任何一部电影的...

中国电影海外之困:宣发渠道短缺 意识落后

伴随着2012年帷幕的落下,中国电影票房节节攀升。根据广电总局公布的数字,全年国内电影市场票房约170.13亿,一...

《熊出没》三天破亿:互联网思维下营销电影

国产动画片《熊出没之夺宝熊兵》正在全国热映,目前票房粗估1亿,三天破亿速度仅次于《功夫熊猫2》,刷新国产动画...

《西游降魔篇》高票房谁受益 华谊扮演何种角色

继《人再囧途之泰囧》之后,电影《西游降魔篇》和其出品方之一的华谊兄弟成为了内地电影市场最炙手可热的话题。

《爸爸去哪儿》电影营销:由电视走入电影

2013年如果被认为是一个电影产业不断创造奇迹的年份的话,那么电视产业也创造了一个奇迹,那就是湖南卫视推出...

万达的电影逻辑:土地肥沃 只待“种子”培育

2005年,中国电影市场爆发前夜,万达集团开始投资影院。凭借商业地产优势,万达在近十年的时间里高歌猛进。截至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