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6——1970
“文革”前期,业务遭到破坏
1966年
(一月)
27日至2月7日张子舫、王绍华、董忠义及电影局徐史赴陕西栒邑赵家洞、官家洞、肖家洞、桑家洞、任家洞及长安县的太乙宫为国库选址再次复查,经该馆中共支部讨论,认为太乙宫较好。
(二月)
24日中国电影发行放映公司按电影局指示,为适应战备要求,将过去由该公司保管的内部参考片全部移交给该馆,张子舫指定由白佐民于3月15日接受完毕。
(三月)
8日文化部行文通知该馆,根据国家计委下达给文化部直属单位1966年基建投资总额,确定该馆经办的国家保存库1966年投资为140万元。
19日电影局以(66)电产李字9号文通知各厂科教片通过后,印两个原底标准拷贝,一个由中影公司转送该馆;另一个送全国科协。
26日文化部通知该馆为了加强保密工作,决定将该馆筹建的国家影片保存库改名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500办公室”,并颁发了印章。
本月王彦璞从部队转业到该馆任中共支部专职副书记。
(四月)
3日至5月5日电影局司徒慧敏、徐史,该馆王彦璞会同陕西计委人员赴陕西兰田、户县、铜川、三原、黄陵再次为国库选址,认为黄陵的麦落湾是适宜的。
8日以龚涟名义给保加利亚电影资料馆寄去保片《警钟》、《在压迫下》、《妲卡》、《九月英雄》在华发行的海报。
(五月)
4日至2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在北京召开。5月16日会议通过由毛泽东主持制定的中共中央通知(即《五、一六通知》)。从此,一场大动乱“文化大革命”正式宣告开始。
17日文化部备战办公室负责人田惠普进驻该馆,按文化部部署,将一批人列为“有问题”的人(或“不安全因素”),并将4人作为“危险分子”调离该馆。
28日中央文化革命小组成立,组长陈伯达、顾问康生、副组长江青、张春桥,组员有王力、关锋、戚本禹、姚文元等。
(六月)
2日张子舫、王绍华奉电影局指示到陕西黄陵和铜川对国库地址再行复勘,建议国库建在黄陵迄西麦落湾扁扁沟。
16日以沈阳部队武凯为首的工作队9人进馆,宣布一切权力归工作队。将张子舫、田云汉、李邦珍送进设在社会主义学院的文化部集训班,让龚涟参加馆的领导工作。
本月龚涟带队第二批在山西长治参加农村四清工作队的全部人员回京。
(八月)
1日以王彦璞为主任、王延池为副主任的文化革命委员会成立,工作队动员掀起横扫一切“牛鬼蛇神”的新高潮。
8日工作队开始指挥“批判”龚涟。
13日张子舫、田云汉、李邦珍从文化部“集训班”回馆。立即被打入“黑帮反省室”。对他们实行“专政”。
20日中共支部改选。王彦璞任书记。他宣称:“原中共支部烂掉了。我例外。”
24日该馆部分职工组成“红卫兵”,开始了“造反”活动。顾问孙师毅等之家被抄,勒令交代问题的大字报、小字报四处张贴,武斗打人现象时有发生。从“横扫一切牛鬼蛇神”开始,经过“清理阶级队伍”和所谓“清查五·一六”,资料馆被打被抄的达十余人。在一段时间内,在林彪、“四人帮”的破坏下和极左思潮的影响下,把个资料馆搞得乌烟瘴气,许多工作陷于停顿状态。将原资料馆的规划、工作,说成是修正主义的,被全面否定。 代理馆长杨苏胜和安全保卫小组进馆,以武凯为首的工作队九人撤离资料馆。
(九月)
10日文化部副部长赵辛初决定将国家影片保存库的三线库建在湖北襄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