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日全馆收听江青从12日夜到13日凌晨在人民大会堂接见首都文艺界讲话录音,宣布该馆清理阶级队伍开始,到12月15日揪出“坏人”3个。
(十二月)
23日“清队对象”田云汉以反右倾运动中交心问题在全馆大会上作“检查”,军管小组以“特嫌”对田进行审查。
1968年
(二月)
10日中央首长接见首都文艺系统解放军三支两军代表时,周恩来指示:新影保存的解放前新闻纪录影片资料,仍移交中国电影资料馆保存。
26日至3月5日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将新闻纪录影片,包括拷贝及素材共计4064部、7859本移交给该馆,发现其中有1272本轻重不同的发霉现象,有45本已经变质。
(四月)
17日军委文艺组王树仁来电话问:(1)美国影片库存多少部;(2)能从资料当中看出内容的有多少部;(3)不知内容的多少部,什么原因,解决的意见。18日晚军管小组以电话答复了军委文艺组。
(六月)
11日选定陕西省电影发行反映公司保存的苏联原版拷贝《伟大的战役》、《柏林会谈》、《雁南飞》等25个拷贝,并随后寄送该馆。
1969年
(一月)
首都工人、中国人民解放军驻中国电影资料馆毛泽东思想宣传队进驻该馆。工军宣传队由原军管小组及北京汽车制造厂第二附件厂工人组成,负责人是倪继超和张秉义。
28日工军宣队核心会传达指挥部意见:(1)继续抓好清理阶级队伍;(2)正确执行好中共的政策。
本月龚涟被解放,3月参加整中共领导工作,9月调往山西工作。
(三月)
15日全馆大会宣布清队定案,田云汉被定为敌我矛盾按人民内部矛盾处理(1972年复查时予以平反)。另有数名清队对象,也先后定案。
(八月)
周恩来在中央电影器材协会调查组为解决样板戏拍成彩色电影,须要将进口彩色胶片低温保管问题的报告上批示:“同意将中国科学器材公司的两个仓库,调中国电影器材公司使用。”
当时领导决定北京东郊库有3个:1号库存放发行拷贝,2号库存放资料拷贝,3号库存放胶片。后来发行公司放弃,1号库由该馆与器材公司公用。西安库则该馆与器材公司各半。
中国科学器材公司张汉玺等调来该馆分配工作。
这批是张汉玺、陈淑兰、许建合、王爱兰、时汝振、张云熙、邵丽珍、杨青翠、崔明祥、刘庆增、范洪昌、解治秀、高德昌、郭华、张维德、张汝桥、王德功等。
(十月)
31日中国科学器材公司将坐落在陕西临潼的120库的1——3号库及附属房屋总占地面积17390㎡,移交给中国电影器材公司。1970年该馆与器材公司共同组成基建小组,对该库(即西安628库)进行改建、扩建,竣工后两家各半使用。1975年又建易燃片库,容量为10万本。1979年后电影器材公司的库房腾空,放弃使用。
(十一月)
15日北京628库中的2号库动工改建,并新建4号库(易燃片库),1970年3月15日竣工。
(十二月)
上旬邵功游、刘进学、于凤兰、张奉奎、董忠义第一批下放湖北咸宁文化部五·七干校。
本月,北京628库2号库施工中,电焊工违反操作规程,引燃机房保温板,经住库刘保庆等及时扑救,幸未成灾。
1970年
(一月)
17日国务院文化组刘贤权、石少华1月12日提出关于全国各地发行公司保存解放后大量影片拷贝处理原则。原则共4条:(1)不能放映的就地处理;(2)还能放映的由中影与该馆每片选出2个拷贝,分藏北京与西安库;(3)选余者由各地编目保存,以后处理;(4)黑龙江、新疆、内蒙之选余拷贝分散由内地各公司代存。20日中国电影发行公司、中国电影资料馆成立联合选片小组。根据刘贤权、石少华提出的原则,在上述两个单位工、军宣队指挥下,开始了解各省、市、自治区电影发行公司影片库存情况,对不能上机的影片着手报废;对片身成分好的继续封存,对黑龙江、内蒙、新疆所存影片,除留选资料外,疏散到武汉等地代存。该馆孙文清等参加了这样工作。孙文清与中影工宣队王书田去江苏、浙江、江西、广东、云南、四川、陕西等地发行公司,从封存片中选留影片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