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爱上人工智能了,虽说是科幻,但这个离现实也不远,现实很多人都会更爱虚拟世界,不是么?
机器人电影中的经典形象,一身黑色铁甲又是正义化身,酷。
如果你能穿越时空看到未来,你会为自己安排什么?这部电影就是讲这件事的,悬疑+动作片,主角是帅哥技术宅,喜欢这种设定的看着会更爽。
一部预言未来的电影。未来世界,人人都拥有一个代理机器人,性别年龄长相随意定制,所有真人躺在家里上班,夫妻反锁在各自屋里生活,士兵坐在电脑机房打仗。
未来世界,人类掌握永生技术,但是为了维持秩序,时间成了货币,每个人的生命都变成了倒计时,赚取更多时间,才能维持生命。
不受欢迎的外星难民。伪纪录+新闻报道风格,非常真实和震撼的观感。
无可挑剔的科幻经典,满足科幻迷的一切幻想。
科幻史诗电影,1968年的特效简直上天了。影片冗长隐晦,但是讨论的问题却是终极的,人类的诞生,宇宙的神秘,还加入了超自然元素、太空船和智能机器人,是一部软硬科幻兼顾的完美之作。
人工智能最终将毁灭人类?这是科幻电影中经常出现的情节,下面的电影预言了这种结局。
我是谁,我在哪,要到哪里去。
科幻迷的挚爱。
好莱坞级5部曲混剪!
108个变形金刚镜头大合集!
赛博朋克(Cyberpunk):Cyber是控制论(Cybernetic)的简称,控制论兴起于20世纪40年代,它研究机器、生命社会中控制与通讯的一般规律,阐述了自动控制系统核心理论;Punk,是起源于1970年代的音乐亚文化——朋克,它在日后逐渐发展成为一种精神文化。Punk精神非常重要的一点在于反乌托邦性,它对社会传达着一个讯息:不是所有人都过得很好、不是所有人都必须一样。
反乌托邦电影的绚丽与冰冷
因为你从未见过奇迹
硬科幻与软科幻的分界并不明显,硬的如《星际穿越》中也能出现明明一台望远镜就可以解决问题,非要坐飞船飞几个光年去看看的情节。但不可否认的是,能被称作硬科幻的影片中,科学对情节的推动都是非常重要的,如《彗星来的那一夜》,“薛定谔的猫”呈现出了一种心理式的惊奇感,使这部完全没有视觉奇观的影片坚硬非常。再如《人工智能》和《我,机器人》,虽然人形AI还是远未实现的科技,但是它所引起的对生命的思考和对爱的审视,将影片的幻想变为存在现实的未来镜像,成为哲学式的烧脑。而对于普通观众来说,这些作为题眼一样的科学名词仍然是必需的,虽不明,但觉厉。
2015年的好电影全在这了。
电影不是谁都能拍好的,导演不是谁都能做好的。
我是谁,我在哪,要到哪里去。
万物莽莽,唯机械永生
男人的大玩具
反乌托邦电影的绚丽与冰冷
合伙逃出老人院。
踩着轮滑抢银行,要的就是刺激。
拦截彗星撞地球灾难片,剧情简单,但是1998年的特效太出彩了,还是被震撼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