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VCAT
热门日历标签地图今日必看影辑专题解说混剪短片人群情感场景人生社会获奖剧集
© 关于

我们天上见 蒋雯丽自传电影,文革时期留守女孩和姥爷相依为命的故事。从孙女慢慢长大到姥爷慢慢老去,从姥爷日夜操劳到孙女反哺姥爷,悲剧的年代和家庭却没有太多眼泪,平平淡淡的日子包含了太多的回忆和感动。

纪录片《我们天上见》(2010) 上映:2010年4月2日

动人的故事姥爷与孙女相约天上见

这部作品带有很强的蒋雯丽自传色彩,讲述特殊时代双亲不在身边的女孩与姥爷之间的故事,从头到尾都透着细腻与感人:姥爷无论刮风下雨,日复一日陪小兰去练体操,亲手为小兰缝制体操服,装鬼脸哄小兰开心,假扮小兰的父母给她写信,求人为小兰做月经带……一幕一幕,无不显露着姥爷对小兰的爱。

在姥爷的呵护下,小兰渐渐长大,然而此时的姥爷却身体一天不如一天,医生说,“姥爷现在体内的所有器官都衰竭了,只有心脏还在坚持跳动。这一切都是因为他不舍得小兰。”于是,小兰开始照顾姥爷,给姥爷洗澡,喂姥爷吃饭,哄姥爷开心,直到姥爷闭上双眼离开了人世……大雨瓢泼,姥爷要下葬了,但姥爷生前却早就安排好阻止小兰去墓地。目的,就是不想让自己的外孙女太过伤心。小兰明白了姥爷的心意,她要好好生活,要和姥爷在天上见,但这一天越晚越好。

细致的刻画孙女喂姥爷吃鱼先拣刺

看惯了打打杀杀、恶搞不断的商业片,《我们天上见》给人一种宁静的感觉,静得可以让人坐下来回味感动,思考关于生命意义的探讨。片中的人物刻画相当生活化,注意细节,比如小兰给姥爷喂鱼吃之前先拣刺这样的情景,细致入微。演员不着痕迹的表演强化了影片的真实感,除了朱旭和刘烨,其他演员都是蒋雯丽老家蚌埠的,演小小兰和小兰的两个女孩儿都是非职业演员,在她们身上,很容易就可以找到故事里时代背景的烙印,纯朴、善良、天真……而扮演姥爷的朱旭,更是在不动声色间就让观众不自觉地想到了自己姥爷。80岁高龄,朱旭在很可能是他的最后一部电影中,将自己在生活中对外孙女的疼爱,全部移植到了小兰身上。

克制的配乐最后剪辑时配乐全换过

画面色彩十分符合人们记忆中那个年代的颜色。而很多表现手法也会让人想到蒋雯丽的丈夫顾长卫,难怪蒋雯丽用“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来形容她对画面的要求。讲述亲情的影片容易落入煽情的俗套,尤其是配乐,《我们天上见》却表现得相对克制,同时也会让人不自觉地感到一丝淡淡的忧伤。蒋雯丽说该片的配乐到最后一次剪辑时全部换了一遍:“原来的版本太煽情了,最后换成了现在这版法国乐曲。”

写自己姥爷的爱让我始终乐观

南方都市报(以下简称“南都”):谈谈拍《我们天上见》的初衷吧?

蒋雯丽:这部片子从我2005年开始写剧本,到09年后期制作完成,有四年时间吧。03年到04年,我一共拍了三部电视剧一部电影,大部分时间都在片场,我觉得自己快要崩溃了,已经厌恶了拍戏这件事情,所以接下来的一年我都没拍戏。人闲了下来,很多童年的回忆就像画面一样出现在眼前。想起童年那种物质并不丰富,但精神很充实的年代,我就想拿起机器拍下来,告诉人们,在喧嚣的环境中静下来,不需要太多的物质也可以很快乐。

南都:片中的故事是否都切实发生在你身上?比重大概占了多少?

蒋雯丽:对,大部分是发生在我自己身上的故事,70%吧。

南都:是什么原因,让姥爷给你留下的点点滴滴如此深刻,30多年以后仍然记忆犹新?

蒋雯丽:中国不是有句古话,三岁见老嘛,姥爷去世的时候,我都和他一起走过12年了。这么多年来,可以说,我所有做人的品质,包括对人生的态度都是姥爷给我奠定的。比如姥爷的善良,自己有一块钱都要分给乞丐5角,这些都给我留下了特别深刻的印象。再比如他对生命的豁达,在他那个年代对国家的关心、责任感等等,都或多或少在我身上会有所体现。姥爷的爱让我时至今日都对这个世界保持乐观的态度。姥爷去世的时候,我内心深处好像就有一个声音对我说,我的童年结束了。姥爷的离开就是我人生的一个分水岭,从那以后,我长大了。

想童年雨、伞、布娃娃承载私人记忆

南都:片子换了好几次名,《伞》、《兰草》,最后为什么确定用《我们天上见》?

蒋雯丽:一开始写剧本的时候有好多名字,《伞》是最初定的。但后来很多人都说剧组叫“伞组”有“散组”的意思,不吉利。于是就换成了《兰草》,可慢慢又发现南方人发音老把lan读成nan,这个“难”也不吉利,只能再改,最后就定下了《我们天上见》,正好也体现了祖孙俩难舍对方的那种感情。

南都:虽然名字换了,但影片中有伞出现的画面非常多,伞对于你有什么特殊的意义吗?

蒋雯丽:伞的画面多主要有两层含义,一个是本身雨多嘛,还有就是伞也象征着姥爷,无时无刻地支撑着小兰,给她遮风避雨。

南都:除了伞,还有很多道具或者场景是反复出现的,比如戒尺、布娃娃、铁路、坐在高台上眺望淮河等等,这些是不是都是你童年生活中有特殊意义的东西?

蒋雯丽:对啊,应该说全部都是我童年的一种回忆吧。戏里小兰拿的那个小娃娃就是我小时候玩的,也是我童年时代唯一的玩具。我妈妈一直替我保存着,这次拍戏才拿出来用,也算原始道具了,呵呵。戒尺也是我和姥爷之间真实的故事,我犯了错误姥爷就会拿戒尺出来打我,这个我们家也一直都保存着。铁路是因为小时候我们家就在铁路边上,京沪线,火车一过,就像地震一样。坐在高台上眺望淮河是我在期盼着爸爸妈妈能早日回到我的身边,因为淮河的北边就是新疆。

南都:影片在清明节期间上映,是特意还是巧合?

蒋雯丽:一开始是想在2009年上映的,但没赶上,就放到了今年4月份。正好,现在清明节国家也放假了,而且新闻也说每年国内都会有几亿人上坟扫墓,逐渐形成了一种“清明文化”。于是我们就说,要不就叫“清明档”吧。

当导演与丈夫顾长卫在片场“掐架”

南都:当导演有压力吗?

蒋雯丽:压力太大了,承载了方方面面的期待,投资方、身边的工作人员、朱旭老师和其他演员,每个人都希望这部电影可以成功。我记得当初拍《金婚》时把这个剧本拿给张国立看过,他就劝我,别拍了,太累了。当时我觉得不会像他说的那样。而且我是个演员,没想过改行做导演,就拍这么一部戏,失败了也无所谓。但真做起来发现和当初想的一点儿都不一样,太辛苦了。这是我第一次当导演,也是最后一次。每天都觉得脑子都不够用。现在嘛,我也不是特别迫切地想再去当导演,但有机会的话一定还会做。但题材上应该还会和《我们天上见》一样,都是我自己创作的。

南都:很多人看完戏都觉得部分场景有《立春》、《孔雀》的影子。你有借鉴一些顾长卫老师的手法吗?

蒋雯丽:哈哈,我确实没想过要和他的风格有相近之处,但不是说“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嘛,连摄影师林良忠老师都说,你不愧是顾长卫家里出来的,要求真高。

南都:顾长卫导演有没有在片场给你一些指导?


蒋雯丽:他就是开机当天露了一脸。你知道,导演嘛,就习惯指指点点。顾长卫老在那儿指挥,然后我就说,“你是导演,还是我是导演?”结果他就说,“哦,对对对,我明天就走!”结果第二天他就回去了,哈哈。

原来我是希望长卫当《我们天上见》的摄影的,这样我就会轻松很多,不用老想着镜头、机位,我也确实不太懂这些。但长卫说,如果我要来了,导演就不是你,是我了。他也希望我可以拍一部完全属于我自己的电影。

作者:beryl

来源:http://ent.163.com/10/0326/10/62MOUMI000032DGD.html

「作者: 匿名 2025/07/14」

同类推荐

新千年百部经典国产片合集

本文收集了2000年后国产优秀电影,看看你错过了多少。

81部感人电影推荐

九九81部让你哭成泪人的电影合集。

1700部中外教育成长类电影大合辑

中外教育类电影合辑,与学生/老师/学校/教育有关的经典电影,喜欢此类电影的朋友别错过!已更新十多年,将近170...

30部亲情电影推荐

亲情是一个人最基本最珍贵的感情,大于爱情胜于友情。总有一个和你血脉相连的人始终疼爱着你,如果TA还在身边,...

华语导演高分电影片单

豆瓣华语导演高分电影(豆瓣评分8分以上)统计,近300部。

奇特电影推荐

适合漫无目的找电影的朋友观看,可以让你打发时光又能有所收获的电影合集。

2000年后值得看的的100部大陆电影

2000年后,中国电影数量激增,直到今天杂草丛生野蛮生长时期,太多的好片被埋没。本文推荐2000年后国产优秀作品...

十佳内地文艺片

文学艺术片是介于商业电影和艺术电影之间的影片类型,它泛指制片态度严肃,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叙事遵循大众...

钢琴教师

一个高贵优雅的钢琴教师,私下里却是靠着在录像店看色情电影、偷窥别人做爱满足自己性欲的自卑者。当她遇到学...

50部狗狗电影推荐

狗狗是人类最忠诚的伴侣,狗狗身上的好品质值得我们反思。

苦月亮

经典相爱相杀类电影,假借性爱的爱情终究要消逝,痴情女最终也会变成复仇女。

阳光普照

台湾家庭片,残酷而温情,关于家庭的分崩离析与重组,关于少年的成熟长大,关于父亲身份的责任与担当。从始至终,...

不忠

电影讲述中年出轨那些事,拥有家庭和爱情的人也许意志很坚强,但所有人的身体都会很诚实。

寻梦环游记

皮克斯大制作,画面宏大绚丽无比,故事却是很接地气,关于亲情,遗忘和死亡,老少皆宜的巅峰之作。

30部关于母亲的电影

关于母亲/母爱的优秀电影合集。

网络谜踪

一部形式非常特殊的犯罪悬疑片,整部电影都在电脑系统桌面展现。讲述一位父亲通过网络信息调查自己女儿失踪案...

海市蜃楼

《看不见的客人》导演新作,蝴蝶效应+平行宇宙,讲的是女主角穿越时空干预过去造成现实的一系列巨变,失去了丈夫...

疯狂原始人2

看过第一部的知道,这一家人疯了。上次是自己家闹,这次是搬别人家闹。

分裂

24重人格且是真实故事改编,讲述一个从小受父母虐待导致人格分裂并犯重罪的美国男子的故事。电影是以另一位受...

活着

根据余华小说改编,道尽了动荡年代小人物的生存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