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声合唱是合唱艺术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指由女声(或童声)与男声混合组织的合唱。具体一般说来是由女高音声部(Soprano,简称S)、女低音声部(Alto,简称A)、男高音声部(Tenor,简称T)和男低音声部(Bass,简称B)四个基本声部组成的。四个声部在乐谱上依次简称为S、A、T、B。每个基本声部又可分为第一、第二两个分声部(甚至更多),如女高音声部(第一女高音声部S1, 第二女高音声部S2)、女低音声部(第一女低音声部A1, 第二女低音声部A2)、男高音声部(第一男高音声部T1, 第二男高音声部T2)、男低音声部(第一男低音声部B1, 第二男低音B2)。其中第一女高音为谱面上的最高声部,第二男低音为谱面上的最低声部。由于混声合唱囊括了声乐演唱中的所有声部,因此具有极为丰富的表现力。
《哈利路亚》
“弥赛亚”一词源自希伯莱语,意为“受膏者”(古犹太人封立君王、祭祀时,常会举行隆重仪式,将一种芳香的油膏敷于受封者的头上),后被基督教用于对救世主耶稣的称啄呼。《弥赛亚》是亨德尔为赞美耶稣,以其事迹所创作的一部清唱剧。全剧分三部分:第一部分叙述圣婴耶稣的诞生;第二部分是关于耶稣为拯救人类四处传播福音,最后受难而被钉死在十字架上的经历;第三部分则是耶稣显圣复活。音乐共有序曲、咏叹调、重唱、合唱、间奏等57首分曲,旋律优美,和声洗练,是西方大型声乐作品中的经典之作《弥赛亚》是宗教题材的作品,其脚本用《圣经》中的语句编成,以大型合唱为主体,还有宣叙调、咏叹调等体裁的歌曲共五十几首,可谓长篇巨作。亨德尔以无比虔诚的心和火一般的热情,废寝忘食地进行了这部作品的创作,写作中乐思连绵,思绪万千,音符就像喷泉般地从他笔下拼涌出来,只用了24天,便完成了这部巨作的写作,成为音乐史上的佳话。当写完《哈利路亚》这首合唱的时候,他激动地泪如雨下,对身边的仆人说:“我确实认为我实实在在地看见整个天国就在我面前,我看见了伟大的上帝本尊!”
《哈利路亚》(Hallelujah)是清唱剧第二部分的终曲,以气势宏大和感情深厚的混声合唱,美地表达了对耶稣受难由衷的赞颂和无限的敬仰,以至这部作品1743年在伦敦音乐厅举行首演时,深受感动的英王乔治二世,在听完这个分曲后情不自禁地起立以示敬意。1742年的春天,《弥赛亚》在柏林举行了首演式,后来逐渐为人们所赏识,成为在世界上受到最广泛喜爱的音乐作品之一。有一次,英王乔治二世也驾临剧院观看这部作品的演出。当合唱《哈利路亚》的歌声在剧院回荡的时候,那恢宏、澎湃的气势,那如千军万马凯旋而归的激情,那对基督虔诚庄严的赞颂,深深地震撼了这位建立了丰功伟绩的国王。这时候,他感到歌声礼赞的是万王之王,是千古以来最伟大的君王,而他仅是一国之主,渺小得很,于是便恭敬地站起来听。全场的观众看到国王如此,也先后跟着他起立。从此以后,在世界许多国家都形成一种习惯,每当《哈利路亚》的合唱响起的时候,听众都肃然而立,以示对万王之王的恭敬。
《哈利路亚》是亨德尔的天才作品之一,流传至今已两百几十年。人们常将它凯旋式的开头与贝多芬《第五交响乐》的终曲相比美。而贝多芬对于这位前辈的音乐家,也敬重有加,曾说:“他是我们所有人中最伟大的一个”。
《黄河船夫曲》
《黄河船夫曲》是《黄河大合唱》的第一乐章,是一首混声合唱。这里运用了黄河船夫号子的音调素材。这一乐章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描绘了船夫们与风浪搏击的场面,音乐充满战斗的力量。第二部分是根据开始的主题旋律,拉宽了节奏、放慢了速度,表现船夫们穿过了急流、靠近了河岸的那种欣慰。这表明,中国人民尽管处在艰难抗战之中,但已看到了胜利的曙光。第三部分,音乐又回到了乐章开始的速度上,但又由强渐弱,由近到远。这一乐章通过黄河船夫与急浪、险滩的搏斗,象征着中国人民与日本帝国主义日趋激烈的民族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