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VCAT
电影常识电影杂谈音乐知识音乐杂谈
© 关于

表演艺术的性质(2)舞台情感 · 剧场里的观众何尝不是感受着相同的体验?不过可能比读小说时更强烈一些,因为它更形象、具体、直接而又富有震撼性。倘若演出逼真动人,常常会使观众“忘记”自己是在剧场里;但同时他又可能非常热烈地赞赏演员的表演,甚至在情绪最激动的地方,因为太受感动而大鼓其掌。

舞台情感来源:在明确了演员在舞台上过着双重生活的前提下,我们将重点探讨一下两派长期分歧的焦点——舞台情感问题。首先需要搞清楚的是,能不能把生活中的情感和舞台上类似的情感画上一个等号?回答是:“不能!”那么它们之间又有些什么异同呢?相同之处是那些喜、怒、哀、乐的心理过程,都是发自演员内心的,不可能从别人身上借过来使用。不同之处是它们彼此间的来源不同,生活里的情感来自真实的刺激和切身的体验;而在舞台上是不可能有这种刺激和体验的。因为所有的一切都是作家、导演、演员虚构出来的,是艺术的真实而非生活的真实。演员从读剧本开始到进入角色的创造,是作为一“人”去了解和感受角色的各种情感的,并且从自己的生活经验中把它印证出来。斯氏把这种功能称为“情绪记忆”。它就像一个储藏室,演员可以从里面引出角色所需要的各种情感和体验,只要将它们与虚构的舞台刺激结合起来,就产生了所谓的舞台情感。也就是说,舞台情感来源于情绪记忆,而不是直接的生活刺激。

本文摘自后浪电影学院丛书:<em>《演技教程 表演心理学》</em>本文摘自后浪电影学院丛书:《演技教程 表演心理学》

情绪记忆是过去体验痕迹的复苏,因此它不是第一性的体验,而是第二性的体验。它是情感的再现,而不是它的原始状态。例如恋爱,人们常称之为堕入爱河,即整个人沉浸在爱恋的情感之中。在当时来讲,这是第一性的体验。若干年后,这对恋人再回忆过去的情景时,不禁无限唏嘘地慨叹:“时光容易催人老!”他们会重新沉浸在爱的情感之中。这些过去体验痕迹的复苏,是属于第二性的体验。虽然爱的情感,热恋的情感可以再体验。但回味过去时并没有忘掉现在,他们是从现在回忆过去,又从过去反思现在。这是两股情感的暖流交织发展,互相均衡、互相渗透。这种心理状态已经完全区别于当年的第一性体验了。其实人们读小说时的感受,与上述情况是基本上相同的。读者与小说中所描写的人物一起痛苦,一起欢乐,一起为面对的利害冲突而苦恼,甚至因此而激动、流泪。但读者同时又清楚地知道,所有这一切都是作家创造出来的。这些第二性体验的基础,仍然是情绪记忆。是作者通过文字描写,诱发出读者类似的情感体验,使他们堕入虚构的情境之中。读者的体验可能出于同情、投入、义愤、仰慕、追求,或者是别的什么。这不要紧,重要的是他们在追随着作者拟定的某些轨迹去体验,同时又没有忘记自己在读小说。

其实,剧场里的观众何尝不是感受着相同的体验?不过可能比读小说时更强烈一些,因为它更形象、具体、直接而又富有震撼性。倘若演出逼真动人,常常会使观众“忘记”自己是在剧场里;但同时他又可能非常热烈地赞赏演员的表演,甚至在情绪最激动的地方,因为太受感动而大鼓其掌。这就是说,他们清楚地“记得”舞台上发生的事只是做戏而已。事实上他们并不是先“忘记”然后再“记得”,而是忘记却又记得,记得却又忘记,无休无止地纠缠不清。这与演员在舞台上演出时的心理状态是相符合的。即演员真挚地生活于角色之中,同时并没有忘记:“他是个演员,他是在舞台上表演。”

本文摘自后浪电影学院丛书:《演技教程 表演心理学》。本书是一本研究“斯坦尼斯拉夫斯基表演体系”的专论性著作,也是焦菊隐学派的血脉延续。

作者通过 30 多年的舞台艺术实践经验,大量涉及世界名著及艺术家的经验总结,又广泛融汇中国古典文学理论、诗词书画、戏曲程式、俚俗掌故和趣闻逸事的精髓,综合运用斯氏理论的前期框架、后期“形体动作方法”、传统美学观念、唯物主义心理学、从写实走向写意以及意、实结合的表演导演方法论,把斯氏理论落实成了具体的具有中国美学特色的表、导演实践方法。

全书专设“虚拟化真实”一章讨论当今三大戏剧体系(斯坦尼、布莱布特、梅兰芳)的异同,并提出:神、韵、味是中国传统表演艺术的最高审美原则,其核心理念是意。

作者: 傅柏忻
出版社: 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后浪出版公司
副标题: 表演心理学
出版年: 2014-4
页数: 392
定价: 60.00元
装帧: 平装
丛书: 后浪电影学院

「来源: 1905电影网 2025/05/10」

同类推荐

值得报名参加的五十个电影节,看看哪些适合你

如同正在举行的戛纳电影节一样,每个人都知道圣丹斯,多伦多,德州,鹿特丹,威尼斯和柏林等电影节。

《表演的艺术:斯特拉·阿德勒的22堂表演课 》试读(二)

漫不经心对于演员的工作来说是没有任何帮助的。我曾经在俄罗斯看到过,当老师进入教室的时候,学习表演的学生...

赫尔佐格如何教电影

德国电影大师沃纳·赫尔佐格曾在2009年在为自己主讲的电影制作培训课程招募学员,从设置的课程来看,赫尔佐格...

《无间道》与《无间行者》之比较研究(3)

克里丝汀·汤普森指出,通常好莱坞电影至少安排两条情节线,设置双重情节线是好莱坞电影的一大特色,在多数情况...

谢飞谈导演的“教育问题”

电影学院的本科教育应该从专业技术出发,“然后到了三四年级,全校再从摄影、剪接和美工等专业中选出有导演基础...

《编剧心理学:在剧本中建构冲突》试读

无力感在危险逼近时是一种极为恐怖的体验,可以用来引发观众内心对恐惧的反应。恐怖电影常会运用这样的设计,...

《无间道》与《无间行者》之比较研究(4)

《无间道》特别突出两极镜头,以"天台对决"一场为例,刘健明来会陈永仁,影片首先用一组近景和特写镜头拍摄两人...

导演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田壮壮访谈

他说:“田壮壮老师,我有一个最大的感觉,那儿做电影的人,大家都像一个普通人一样,在认认真真地讨论电影,在认...

电影学习在美国和在国内的一些差异

美国的电影教育在对导演学习上似乎和国内有很大的不同。我的大学是在国内念的,对大学时代想成为导演的心态有...

《导演创作完全手册》(四):电影中的视点

电影可以用构图、调度(安排拍摄对象和摄影机)、剪辑来确认"电影眼睛"的位置。现实中,电影中最常用的是全知视点...

了解景深、光圈和滤镜,你也能用单反拍出浅景深具有电影感的画面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做好拍摄准备,就得和你手头上的设备“交朋友”。

舞台动作(3)舞台动作的两个属性

在接触问题之前,要先将舞台动作与生活里的日常活动区别开来,其次要与情感区别开来。譬如日常生活里无所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