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VCAT
电影常识电影杂谈音乐知识音乐杂谈
© 关于

舞台动作(5)心理动作与形体动作的关系 · 在舞台上两种动作平行地进行,是经常使用的导演手法之一。如便衣警探扮小贩,一面在街上摆卖一面监视匪盗行踪。又如特务扮成情侣,一面做着各种难分难解的缠绵动作,一面又部署破坏任务。

在舞台上单纯的形体动作或单纯的心理动作是没有太大意义的,只有两者紧密地结合起来,才能起到应有的作用,它们结合的方式基本上有两种:

第一,形体动作可以作为完成心理动作的手段,在这种情形下,形体动作带有从属性质,一切要以心理任务为依归。就如上述求婚的例子,我们必须执行一连串的形体任务去取得对方的欢心,才能达到求婚的目的。在全过程中,任何形体动作做得不准确、不细致、不真实,对方就会怀疑你的诚意,只要对方感到不真实,观众就同样
感到不真实。在这种情形下,你是无法娶得美人归的。但是如果你紧紧地围绕着求婚这个心理任务,认真、细致、准确地执行每一个形体动作,自然会逐渐获得对方的欢心。
一如现实生活中的刺激反应那样,在思想和情感交流之中,你会得到相应的愉快感受。爱情的力量促使你更加温柔体贴,动作也就更见成效。平常难以启齿的绵绵情话,说
起来特别自然而动听,对方亦会毫不尴尬地接受你的情意和要求。在全过程中,心理动作毫无疑问会起主导作用,但是假如把所有形体动作都删除,只剩下一些情话向对方
宣讲,恐怕就会十分生硬而且尴尬,亦难以实现预期的目的。这就说明了形体动作是实现心理动作的手段,只有很好地利用形体动作,才能充分深入地体现心理动作的内涵。

<em>《我的舅舅》</em>剧照《我的舅舅》剧照

第二,形体动作与心理动作平行地进行,在这种情况下,主导方面可能是形体动作,也可能是心理动作,全看当时的具体情况,看哪一个的目的对于角色更为重要。但是在任何情况下,形体动作与心理动作都是相互联系又相互影响的。

在生活里两种动作平行地发展是一种常见的现象,譬如家庭妇女一面织毛衣,一面说闲话。当听到某某明星的最新绯闻时,会不自觉地放慢了手上的编织活动,去用心细听,甚至情不自禁地去评论一番。由于过分激动而织错了针,于是又暂停评论把织错的地方拆了重来。又如夫妻俩一边打扫卫生一边吵嘴,手不停口也不停。吵到关键之处会暂停下来分个高下,又会随手拿起杂物敲敲打打,以增强气势压倒对方。总之不管怎么吵闹,打扫卫生的形体动作照样进行。

在舞台上两种动作平行地进行,是经常使用的导演手法之一。如便衣警探扮小贩,一面在街上摆卖一面监视匪盗行踪。又如特务扮成情侣,一面做着各种难分难解的缠绵动作,一面又部署破坏任务。当发现有人监视时,调情性的动作是主要的;当避开监视后,部署任务就是主要的了。

斯氏非常重视日常生活中那些最简单的形体动作训练,他认为演员在舞台上要重新学习走路、坐下、站起、开门、关门、穿衣、脱衣、喝茶、喝酒、写字、读书、做饭……这是因为许多匠艺演员从来不重视这些动作,他们在观众面前装模作样到难以容忍的程度。譬如:大口地灌酒,飞快地写信,胡乱地扫地,机械地看书,完全没有真实性可言!观众亦无从相信角色所做的一切是真实的,这样的形体动作不但不能表达心理任务,相反会起破坏作用。所以必须要求演员在台上把所有这些简单的形体动作做到像生活里一样,不但速度节奏一样,逻辑顺序一样,而且自我感觉也一样。因此,在培训青年演员时,就得在这方面提出最严格的要求,并采取“无实物动作”方式进行训练。

所谓无实物动作,就是基本上没有小道具依靠的情况下,全凭演员的形体动作去表达一些简单的生活内容。如练书法、数钞票、缝衣服、找东西、摆餐桌、修理物品等。虽然演员只是在空气中做这些动作,但要让观众完全信服他做了些什么。这样一个基本要求,促使演员不得不认真对待每一个最简单的形体动作,认真回忆和体验它的逻辑顺序,不放过任何一个可能有的细节,尽一切努力把生活的真实再体现出来。试想在无实物的状态下都能达到舞台真实的要求,那么在有实物的情况下自然就不难做到了。当这种训练达到一定程度以后,演员就会感到不说话就不能进一步表达心理要求时,言语动作的训练才成为必不可少的手段。形体动作与言语动作的高度结合,必然促使言语动作产生强烈的行动性,具有积极的进取的色彩,赋予死的台词以活的生命。

本文摘自后浪电影学院丛书:《演技教程 表演心理学》。本书是一本研究“斯坦尼斯拉夫斯基表演体系”的专论性著作,也是焦菊隐学派的血脉延续。

作者通过 30 多年的舞台艺术实践经验,大量涉及世界名著及艺术家的经验总结,又广泛融汇中国古典文学理论、诗词书画、戏曲程式、俚俗掌故和趣闻逸事的精髓,综合运用斯 氏理论的前期框架、后期“形体动作方法”、传统美学观念、唯物主义心理学、从写实走向写意以及意、实结合的表演导演方法论,把斯氏理论落实成了具体的具有 中国美学特色的表、导演实践方法。

全书专设“虚拟化真实”一章讨论当今三大戏剧体系(斯坦尼、布莱布特、梅兰芳)的异同,并提出:神、韵、味是中国传统表演艺术的最高审美原则,其核心理念是意。

作者: 傅柏忻
出版社: 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后浪出版公司
副标题: 表演心理学
出版年: 2014-4
页数: 392
定价: 60.00元
装帧: 平装
丛书: 后浪电影学院

「来源: 1905电影网 2025/04/07」

同类推荐

值得报名参加的五十个电影节,看看哪些适合你

如同正在举行的戛纳电影节一样,每个人都知道圣丹斯,多伦多,德州,鹿特丹,威尼斯和柏林等电影节。

赫尔佐格如何教电影

德国电影大师沃纳·赫尔佐格曾在2009年在为自己主讲的电影制作培训课程招募学员,从设置的课程来看,赫尔佐格...

《表演的艺术:斯特拉·阿德勒的22堂表演课 》试读(二)

漫不经心对于演员的工作来说是没有任何帮助的。我曾经在俄罗斯看到过,当老师进入教室的时候,学习表演的学生...

《无间道》与《无间行者》之比较研究(3)

克里丝汀·汤普森指出,通常好莱坞电影至少安排两条情节线,设置双重情节线是好莱坞电影的一大特色,在多数情况...

谢飞谈导演的“教育问题”

电影学院的本科教育应该从专业技术出发,“然后到了三四年级,全校再从摄影、剪接和美工等专业中选出有导演基础...

《编剧心理学:在剧本中建构冲突》试读

无力感在危险逼近时是一种极为恐怖的体验,可以用来引发观众内心对恐惧的反应。恐怖电影常会运用这样的设计,...

《无间道》与《无间行者》之比较研究(4)

《无间道》特别突出两极镜头,以"天台对决"一场为例,刘健明来会陈永仁,影片首先用一组近景和特写镜头拍摄两人...

导演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田壮壮访谈

他说:“田壮壮老师,我有一个最大的感觉,那儿做电影的人,大家都像一个普通人一样,在认认真真地讨论电影,在认...

电影学习在美国和在国内的一些差异

美国的电影教育在对导演学习上似乎和国内有很大的不同。我的大学是在国内念的,对大学时代想成为导演的心态有...

《导演创作完全手册》(四):电影中的视点

电影可以用构图、调度(安排拍摄对象和摄影机)、剪辑来确认"电影眼睛"的位置。现实中,电影中最常用的是全知视点...

舞台动作(3)舞台动作的两个属性

在接触问题之前,要先将舞台动作与生活里的日常活动区别开来,其次要与情感区别开来。譬如日常生活里无所事事,...

了解景深、光圈和滤镜,你也能用单反拍出浅景深具有电影感的画面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做好拍摄准备,就得和你手头上的设备“交朋友”。